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眼科 > 白内障 > 老年性白内障
编号:12799633
探讨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角膜散光状态
http://www.100md.com 2015年2月1日 家庭心理医生 2015年第2期
现代白内障手术,部分从复明手术发展为屈光手术,患者对术后视觉质量的要求不断增高,而散光是影响患者术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角膜散光状态的分布情况。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84例(149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IOLMaster测量角膜散光情况。对患者角膜散光度数的大小,散光类型的分布情况,眼轴与角膜散光度数的相关性等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72.16±3.78)岁,角膜散光的平均值为0.96D(0.05D-4.96D),角膜散光≥1.0D的占63.1%,其中逆规性散光占40.9%。结论 白内障医生应该重视患者术前角膜散光的检测,并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后决定是否需要矫正,为患者选择合理的矫正策略,从而使患者获得更好的视觉质量,使白内障手术从某种程度上转变为屈光性手术。 关键词:白内障;角膜散光 现代白内障手术,部分从复明手术发展为屈光手术,患者对术后视觉质量的要求不断增高,而散光是影响患者术后视觉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人眼的散光主要来源于角膜、晶状体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对位置,由于角膜前表面约占眼睛总屈光力的3/4,白内障摘除后角膜散光成分愈加重要[1],并会明显影响术后视功能。但目前国内对白内障患者角膜散光的分布情况尚未见详尽报道,本研究对一组单纯性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前角膜散光分布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诊断为老年性白内障并拟行白内障手术治疗的患者84例(149只眼),61~83岁,平均年龄(72.16±3.78)岁;男82眼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660 字符